9、罗琳的小说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很多人都试图解释这本书让很多孩子着迷的原因,特别是当电影上映之后,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对罗琳的小说乐此不疲,这让人有点不解。这个问题大概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解释清楚;当然,从事文学创作和通俗文学研究的作家、学者们无疑要在这7部书全部出版,故事有了结局之后,才能从整体上对这几本书的内涵、特质进行分析,才能知道那么轰动的“哈利·波特现象”是缘何而起的。

  很多分析家很惊奇地发现在新千年即将到来之际,已经比过去有了更多手段获取信息及娱乐资源的孩子们仍然向大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那些铃铛、哨子、高速游戏或者那些带有技术成分的组装玩具,都不能取代一个深知如何可以把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并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故事作家。

  哈利·波特是个孤儿,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遗弃在居住在女贞路4号的姨夫弗农·德思礼和姨妈佩妮家的门口楼梯上,把他放在这里的人正是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阿不思·邓布利多教授和麦格教授。哈利·波特的头上有一条新的霹雳形状的伤疤,给他留下这道疤的正是小说中的坏人伏地魔,他还杀死了哈利·波特的父母。所以为了他的安全,哈利·波特被送到了他的姨夫家,一住就是11年。然而,哈利的姨妈夫妇是麻瓜世界里的人,他们不相信魔力的存在,也不相信有巫师和魔法师。在姨夫家的这些年里,哈利忍受着他们的百般虐待,他住在楼梯底下的很窄小的隔间里,但他的表哥达力·德思礼却倍受宠爱,所以那个孩子又肥又胖、娇生惯养。

  小哈利在德思礼家的生活就像是狄更斯笔下悲剧人物的命运一样。他从来都没有收到过生日礼物,而且还被迫穿表哥的旧衣服。然而他11岁生日那天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由此他一生的命运改变了。从这一天起,他将开始了解到自己的身世之谜,而且故事中越来越多的细节会帮助他揭示自己的身份,并指示出他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像孩子们每经历过一年对自己的了解就会越来越多一样。

  截止到已经出版的几部书,其中的故事都是以在霍格沃茨学院学习的一年为限,从最初哈利就要去上学前的那个夏天开始,到他回到姨夫家度暑假为结束。读者们会好奇,为什么哈利还要回到那个残忍的姨夫家?其实书中早有暗示———这仍然是为了保护哈利;然而,读者们只有在读到最后的几本书时,才能领悟到这一点。

  第一部书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被一点点揭示出来的哈利的魔法师身份。哈利自己从来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直到霍格沃茨学院的看守人海格来接他去学校上一年级。海格长得很高大,虽然外表五大三粗,但内心是个非常和善且充满爱心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罗琳曾对在前两部电影里扮演这个角色的罗比·考特林说,就把他当作《地狱天使》里房子后面有个花园的那个开机车的人。后来,小哈利一直受到海格的照顾,并跟他成了至交。

  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是和哈利及他的同学学习如何成为魔法师有关,比如怎么念咒语,怎么用魔杖变出他们想要的东西,还有怎样才能掌握用魔法适时地达到最好的效果。他第一次乘坐的火车也就是霍格沃茨学院的特快专列,哈利遇到了两个朋友,他们两人也是前面4部书里自始至终和哈利在一起的人。其中一个是罗恩·韦斯莱,罗琳说这个小男孩是基于罗琳在高中时候的一个朋友———希恩·哈里斯创作的。罗恩家里人很多,他有几个哥哥,其中有一对爱惹事的双胞胎,两人对霍格沃茨学院的事十分了解,他们一家人都是红头发。罗恩和他的父母、哥哥、妹妹住在一起,他们一家人过着安定、快乐的生活,除了那对双胞胎兄弟总是惹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外,家中总是充满一种关爱的气氛。罗恩一家人生活拮据,多数时候罗恩总是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吃着他那快乐、慈爱却总是很忙的母亲给他在家做的三明治,也就省得他在火车上花钱买东西吃,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作为家中较小的一个孩子,罗恩眼见自己的哥哥们都在某一个方面有所专长。所以,他非常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让自己出名。他是个很有趣、足智多谋的小男孩,对哈利也很崇拜,但是后来在一部书里他对哈利的嫉妒发展到使得两人在整部书中都不说话的地步。罗恩的妈妈,莫丽·韦斯莱心地非常好,她看到哈利特别需要营养就总是竭尽所能地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他,甚至还在每年圣诞节时给他送去他们家传统的手工礼物———一件毛线衫。

  当哈利·波特站在国王十字火车站上,正因为找不到“9站台”而不知所措时,那个好心帮助他的女士就是韦斯莱夫人。她告诉他推着行李车,自信一点,朝第9和第10站之间的墙里使劲冲进去就是了。罗琳说她本人深受一种魔幻世界的想法的吸引,在她的笔下,如果人物知道如何能够通往这个魔幻世界,他们就可以身在其中。毫无疑问,如果有人真的去过国王十字火车站,他们不会找到一个“9站台”。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在第9和第10站台之间找到电影里看到的那堵墙。为了纪念哈利·波特的影响,伦敦市象征性地在一个柱子上挂了一个“9”的标识,但是那根柱子所在的位置———在显示第9和第10站台火车时刻表的大屏幕之间,着实让人感到有点失望。实际上,罗琳说自己在写这部分的时候还住在曼彻斯特,她已经完全想不起来国王十字火车站的样子了。所以,她是依据用砖墙砌成的有弧度的乌斯顿火车站里面的样子来写的,这个古典风格的火车站是在乌斯顿,1838年由菲利普·哈德维克为伦敦与伯明翰铁路局设计的。

  哈利的另一个朋友就是赫敏·格兰杰,这个小姑娘很像罗琳自己11岁左右时的样子。赫敏非常聪明,但不是很靠得住。她希望能在新学校适应周围的环境,但是总是急于表现自己,过于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并给出正确的答案,这让她周围的同学有点不舒服。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和罗恩还有哈利的相处,这个小姑娘学着做一个更招人喜欢的朋友,并且意识到除了学习成绩,颇具胆识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如果只是看到哈利、罗恩、赫敏在一起,读者们还不知道哈利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魔力,他头上的那道伤疤到底是怎么来的,或者他身上那种秘密的特殊力量对他自己以及魔幻世界的未来都会有哪些影响。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当这三位朋友和其他一些孩子们到霍格沃茨学院的时候,他们先到了学院的大厅,在这里老师们用一顶带有魔力的分院帽来决定他们将分属于哪个学院,一共有4个学院,分别以4个学院创办者的名字命名。每个学生轮流戴上这顶尖尖的、有点破旧的帽子,然后帽子就会大声地叫出学院的名字。这四间学院是按照创办者各自的特点而设立的,所以被分到同一个学院里的孩子也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他们的脾气性格相差不大,于是相处起来也就融洽一些。举例来说,被分到“格兰芬多学院”的学生都是一些勇敢、优秀的孩子,或者也许他们目前还不是,但他们以拥有这样的品质为目标;“赫奇帕奇学院”里的孩子勤奋、忠诚并且主张正义;“拉文克劳学院”里的孩子们聪慧、脑子转得快;“斯莱特林学院”里的孩子们任性娇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故事中,读者不难看出尽管这四个学院间的竞争时有存在,但多数的对峙还有肉搏战都集中在“格兰芬多”和“斯莱特林”这两个学院之间。

  在霍格沃茨学院学习的日子里,哈利和罗恩、赫敏携手解决着他们在每学年中遇到的迷惑。他们在竭力学习如何成为熟练的巫师和魔法师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在霍格沃茨学院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似乎都围绕着哈利的特殊身份,因为他在恶魔伏地魔杀害他父母的当晚逃过其魔掌,幸存了下来。伏地魔在杀害莉莉·波特和詹姆斯·波特(詹姆斯是罗琳父亲中间的名字)时念了几句咒语,但是当他朝着哈利这么念的时候,咒语却在他自己身上起了作用,使得他的力量被削弱了,同时他的魔法也减弱了。他潜伏在每一集故事里,试图重新积蓄力量恢复体力,达到通过邪恶来统治地球的目的。哈利冒着巨大的风险与伏地魔有过不同形式的交锋,在每一集故事里他都越发地强壮起来。

  书中最有趣的一段就是被称作“魁地奇”的比赛,这种游戏有点像足球和篮球的结合,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骑在扫把上,急速地在竞技场上空忽高忽低地穿行拼抢。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中的4个学院各有一支参赛队伍。这项比赛也是学校里令人激动的一个活动,甚至各个学校之间还举办联赛。霍格沃茨的学生在比赛当中还要比试才能和胆量,有时根本不涉及魁地奇的比赛。有一本书里描述了某一年夏天的魁地奇世界杯的比赛,来自不同国家的队伍进行角逐;一些来参赛的成年人也和孩子们一样被这个比赛深深地吸引住了。

  书中另一些主要的角色包括喜欢欺负其他学生的德拉科·马尔福,还有他的两个帮凶克拉布和高尔,以及老练谦和的纳威,他也在霍格沃茨的生活过程中日渐成熟起来。

  霍格沃茨学校的教师队伍由一群古怪的人组成,尽管这其中有一些不错的老师,但也有一些不怎么样的老师,这一点和很多看过这些书的读者们经历过的都一样。邓布利多教授是学院里的校长或称负责人,他是一个待人慈爱并且很有能力的人。在前4部书里,他都是哈利的保护者,他还是一个有着明智的父亲亦或祖父形象的人物。女教授麦格是副校长。她为人公正但很严格,也一直对哈利给予照顾。斯内普教授在一间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似的房间里教魔药课,特里劳妮教授教占卜课,她的课在一间带有一点魔幻色彩的、放满水晶球和星际表的教室里上,孩子们并没有很认真地把这门课当回事。有一点非常有趣,那就是“巫术防御课”长期开设,于是和很多真正的开设这种长期课的学校一样,学校的负责人———通常是邓布利多教授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都要匆忙地物色一位合适这个职位的老师来教这门课。于是,新老师的到来往往增添了大家的猜测,在新学期伊始给学生们留了个问号,也由此给每部书中凭添了几分让人好奇期盼的悬念。有一位“巫术防御课”的老师非常受学生欢迎,他就是卢平教授,但是他有个缺点使他不能完全让人感觉靠得住。罗琳说卢平教授这个人物是她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因为他有缺点,而且他让孩子们认识到———即使是一个心眼非常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是没有错误的。他身体上的不适———由于缺乏良好的治疗,让人想起作者的母亲安娜·罗琳多年来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抗争。另一位老师是吉德罗·洛哈特,他写了很多畅销书却没什么名气,通过这样的处理,当罗琳想出版自己的作品却屡遭拒绝的时候,她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自己的不平之感表现出来。

  和很多吸引人的魔幻故事一样,哈利·波特小说里也有一些很奇怪的人物和动物,它们生活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听到的是神话,谈论的也是有关它们那个世界的事情,这有点不同于读者们想象的那样。罗恩有一只宠物老鼠,赫敏养着一只猫。这两只小动物有着不一般的神奇力量。故事里,猫头鹰像信鸽一样,在各地之间往来送信,比如哈利的黑德维奇就是这样。小说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只这样的猫头鹰或者鸟来给他们传递书信。小说中还出现了来自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各种各样的龙。在霍格沃茨学院后面的森林禁地里,也常常有一些独角兽和人首马身的怪物穿行其中,还有巨大的蜘蛛和被称为“巴克比克”的鹰头马身有翅兽时不时地在学院周围出没。

  小说中提到很多跟神话有关的内容,还有充满神奇魔的咒语、迷宫、游戏,这些都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他们想探个究竟。读者喜欢寻找一些诸如表示巫师的拉丁词语,它们同表示“动物”的词结合在一起,就成了“Animagus”,罗琳用这个词来表示那些能让自己变成动物,同时保持自己的魔法的巫师或者魔法师。在另两个参加三校联赛的魔法学校中,有一个称作“德姆斯特朗魔法学院———Durmstrang”,这个词来自德语的“Sturm”和“Drang”,意为“暴风雨”和“难以遏制的激动”,这里是一语双关。这两个词本来用来形容19世纪一种崇尚反抗精神并且表现手法较浮夸的德国文学体裁。其他学校的竞赛者乘着一条船来到霍格沃茨学校,就把它停靠在了这座学院的竞技场边。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写过一部戏剧叫做《飞翔的荷兰人》,故事写的是一位船长在暴风雨到来时诅骂过上帝,于是他的船就在大海里四处飘流,毫无目的地漂流四方。在德国,据说纳粹非常欣赏包括瓦格纳在内的“德姆斯特朗”运动中的艺术家们,所以我们可以说德姆斯特朗魔法学院的比赛选手们的品行都不会太好。

  罗琳巧用暗示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故事中的凤凰。凤凰弗克斯显然是邓布利多的宠物。哈利·波特和伏地魔的魔杖里也各自藏着一支凤凰的羽毛,羽毛就来自这只鸟。在神话故事里,凤凰是不朽的象征。因为伏地魔不想死而希望得到永生,于是伏地魔、哈利、邓布利多与那只凤凰之间的关系就引人注目了。弗克斯这个名字也是作者玩弄字眼的一个例证。在英国,11月5日是盖伊·弗克斯纪念日。盖伊·弗克斯曾是那个为了抗议虐待英国天主教徒而炸掉议会的“火药阴谋”的领头人。抗议者在上议院放置了36桶黑色火药,直到它们被发现。这些人中的多数后来被执行了死刑。今天,11月5日被定为“烽火夜”纪念日,人们点上篝火来纪念盖伊·弗克斯。通过弗克斯出自烟灰并且永生这一事实,邓布利多的这只凤凰把这两个故事衔接在了一起。

  在书里,罗琳用了很多拉丁词根作为魔咒的词源,意在突出很多英语单词都源于拉丁语这一事实。她在三校联赛中设置了一个迷宫作为挑战之一,是对克里特岛迷宫的模仿。许多人物的名字据她说都是她从不同的渠道搜集来的,比如有地图、字典、她自己编的首字母,她还筛选了很多外来词汇,包括外国的词语、文学、历史、宗教、圣徒、墓志铭,还有一些发音很好听的词她都很喜欢,就拿来用。简言之,罗琳的想象力在故事中随处可见,但是大概这其中大量的暗含意义只有那些细心的读者才会发现。

  在魔法学院的师生中,还有另一种有着人类特征或者类似人类的生物。那些麻瓜世界的人就是没有魔法的普通人。他们可以与巫师或者魔法师通婚,生下来的孩子有可能带有魔法,也有可能和他们一样是普通人。有的时候两个普通人能生出一个有魔力的孩子,反之也是可能的,但是这种情况比较罕见,而且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不知名的祖先。一些比如多比一样的侏儒,就是长得像人、有着一双非常大的眼睛的生物,它们像奴隶一样伺候着有魔法的人们。每本新书里,作者都似乎要向读者们介绍更多一些不同类型的角色。

  罗琳恰到好处地把幻想与幽默结合在一起,这让读者们看起书来津津有味。小说中有几处平白的解说,还有一些虽然可能有点陈词滥调,但都有着不同的暗示。比如在写到德思礼肥胖笨重的身体和丽塔·斯基特没完没了的像记者一样刨根问底时的描写。这使得孩子们甚至一连几代人都会嘲笑他们这样的人物。一些人注意到罗琳之所以把丽塔这个人物做这样的处理,恰恰是半开玩笑地对一些记者们施行的报复,这些记者对她进行狂轰滥炸似地提问,力图打探她的隐私。

  另一个让人垂涎的情节就是书中的食物。罗琳曾说过她还是孩子的时候,当读到书里的人物去参加宴会或者其他活动的时候,她是多么的入迷。所以在她自己写书的时候,她也时常写到这个,并详细地描述出节日气氛里的装饰,比如在学院大厅里举行的宴会和万圣节晚会。

  罗琳说曾经有人告诉她书中提到了很多有关钱的问题,她对此感到有点意外。然而,当她事后仔细琢磨时,她明白了这个人的意思。罗恩从来没有足够的零花钱,他的哥哥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赚取更多的钱,哈利有很多的钱。因为她自己曾经为钱所困,虽然这只是短暂的,但是在小说中有所流露也是在所难免的。此外,罗琳认为,钱对于孩子来说也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可能这一点要比成年人意识到的要强烈的多。

  在每一部小说中,哈利与伏地魔的交锋都是一次高xdx潮,读者们不禁想知道伏地魔想抗衡哈利的正义力量,凭借邪恶来统治世界的妄想是不是能够得逞。正是这个情节把整个7部书衔接到了一起,这也是逐步揭示哈利的身份,让读者迫不及待地盼望着下一部书问世的一个原因。罗琳在写书的时候一直遵循着她最初的计划,她十分谨慎地使哈利的身份不要在一个故事中过多地暴露,虽然一想到有那么多和她一样喜爱哈利·波特的孩子在恳求她,她也常常忍不住差点就把它全盘托出。有人对她说,随着情节的发展,小说的调子变得越来越灰暗了,因为死亡已经成为中心主题。罗琳说她努力地为小读者们埋下伏笔,让他们对心爱的角色的死亡有个思想准备。此外,她没有表明自己是否会让那些已经打算要让他们死掉的角色继续活下来。她说,这些人的死是必要的,读者在故事结尾时就会了解其中的原因。和很多擅长讲故事的人一样,罗琳喜欢让她的读者对故事存有一份悬念。

  在创作过程中,对罗琳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希望用她自己的语言并按照她最初的设想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她说,如果她可以自始至终按照一开始设想的那样来发展故事情节,遵循那些她费了那么大力气来杜撰出的细节来描写———而不用受到来自读者、批评家、评论家或者其他一些不相关的人或事的影响,她才会对作品感到满意。

  至此,书中活下来的人都没有全名,她用了自己祖父、外祖父的名字斯坦和厄恩,而她也确实在第4本书《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特意用了一个小女孩的名字。这个小女孩也是哈利·波特迷,她特别想在罗琳第二次去加拿大推销新书时见到她。小女孩的妈妈给罗琳写了一封信。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娜塔丽·麦当劳,她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罗琳给小女孩回了信,并且保证她自己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会去看她。后来,就在罗琳要去看这个小女孩的前几天,娜塔丽不幸地去世了,罗琳把小女孩的名字写进了书里,以此来纪念她。这个名字后来在哈利上四年级开始时被分院帽大声地念了出来。有关这个名字的注解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第180页上。

  2001年下半年,在美国艺术和娱乐广播公司“传记”栏目和一次英国广播集团的采访节目中,罗琳带来一个装着满满一摞纸的黄色文件夹,说那里装的是小说的最后结局。她从一开始就告诉人们说小说的最后一个词将会是“疤”,这大概也就是伏地魔在杀害哈利父母当夜在小哈利的额头上为他留下的印记。罗琳说她之所以用一道霹雳形状的疤,是因为她需要找一个简单但是有象征力量的标志。通过采访节目,罗琳使她的读者感到她本人十分了解哈利的故事将如何发展,她一直遵循着最初的设计方案。她还幽默地警告说那些想盗走最后一本书中最后一章故事的人:你们是不会在我家发现书稿的,因为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锁了起来。

  正当读者们推测着这个故事将如何结束时,对下一部书和电影上市的宣传力度多少都降了一些温,观众们大都耐心地等待着罗琳的新作,好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从罗琳的角度来说,她并非想吊读者的胃口,但她还是会拒绝回答与故事情节太接近的问题,因为她怕如果自己说了,会破坏这个故事的整体性,或者她可以笼统地透露一些内容,比如故事里会有更多的人死去。其实罗琳可以非常仔细地把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因为她事先计划得非常详细,但是她不会这样做,她不会就这样破坏一个好故事。故事的结局肯定是出人意料的。

  2002年中旬,哈利·波特系列故事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亿册,被翻译成了近50多种文字。全球有12家左右的出版社把这些书用不同的文字出版出来,而且多数出版商都针对自己国家不同的文化为这套书设计了插图。罗琳说她看到的最漂亮的版本来自日本。

  在新书还没有问世前,读者就把手中有的书又拿出来读。哈利·波特迷们上网谈论这些书,还有一些人在聊天室和留言板上探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中很多人都仔细地研究过书中的时间线索。他们组成书迷俱乐部,分享着哈利·波特的故事,而且在那里他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神话和语言的暗示意义。他们说自己在整套书都发表之后,还会这样做。他们是带着一种和罗琳本人一样的兴奋心情来共同度过这段时间的,并期待罗琳会在新书中带给他们以更奇妙的感受。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